2022浙江医疗招聘考试康复治疗学资料:颈椎牵引的角度
- 微信群
牵引角度:指牵引作用力的方向,即沿身体纵轴的牵引力与重锤之间的夹角。选择颈椎牵引角度的关键是将牵引的最大应力更好地集中在病变部位。在临床上可选择的牵引角度为前屈位、中立位和后伸位等。
1.前屈位颈椎牵引
前屈角度 | 作用特点 |
0°?5° | 最大应力作用于C4~5 |
10°?15° | 使C5~6产生最大的分离,使前屈牵引力与颈椎运动轴心一致 |
20°?25° | 作用于C6~7 |
25°?30° | 作用于C7?T1 |
24° | 达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平衡点 |
超过30° | 向上的作用力减少,水平方向的力增加,难以维持颈椎生理平衡 |
2.可根据颈椎病的分型和颈椎X线片表现来决定牵引角度
颈椎病类型 | 牵引角度 | X线片病变部位 | 牵引角度 |
神经根型 | 前屈20°?30° | 上颈段 | 小角度前屈或中立位 |
颈型 | 前屈15°?20° | 中颈段 | 前屈10°?20° |
椎动脉型 | 5°以内 | 下颈段 | 前屈15°?30° |
脊髓型 | 轻度后伸位 |
3.后伸位牵引
临床上一般不选择后伸位颈椎牵引,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单选题】能达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平衡点的牵引角度为:
A.前屈15°
B.前屈20°?25°
C.前屈24°
D.前屈20°?30°
E.后伸位
【答案】D。解析:前屈位颈椎牵引
前屈角度 | 作用特点 |
0°?5° | 最大应力作用于C4~5 |
10°?15° | 使C5~6产生最大的分离,使前屈牵引力与颈椎运动轴心一致 |
20°?25° | 作用于C6~7 |
25°?30° | 作用于C7?T1 |
24° | 达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平衡点 |
超过30° | 向上的作用力减少,水平方向的力增加,难以维持颈椎生理平衡 |
了解更多关于考试内容和资料可以查询关注本网站,更多2022年浙江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浙江中公教育哦!
常见问题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专注杭州地区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