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行测常识判断哲学考点:古代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中公教育 2025-03-07 13:46:02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省考备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一、知识介绍:

“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提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该制度在历史上持续了约400年时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在隋朝被科举制所取代。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三点。第一,设置中正官,即对某一地区进行品评的负责人。有大中正和小中正之分。大中正一般在州一级设立,负责州内各郡的人才选拔工作,而各郡则可以设置小中正。

第二,设置中正官后,由中正官负责品评人才。人才考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维度,一是对家世进行考察,被举荐之人其父辈及祖辈的资历、官职和爵位高低等,这些都是中正官需要详细掌握的。其次,需要对个人的德行和才行进行评价,这成为“行状”;最后确定品级。原则上是以形状为主,家世为参考项,但在执行过程中,尤其是晋朝后完全以家世定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第三,经中正官给出的评价将送往吏部作为选官的依据,会成为被评者仕途变迁的重要凭据。任官者其官品需要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且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亦会受人轻视。

二、例题展示:

历史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是哪种选宫用人制度?

A.科举制

B.世卿世禄制

C.禅让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D。解析:A 项,科举制是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始于隋朝,一直沿用至清末,持续了约1300年。科举制是封建时期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人才选取范围,吸收了社会中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B 项,世卿世禄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之一。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 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该制度在先秦时期比较典型。

C 项,禅让制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 推荐”,“让”指“让出统治地位”。比较典型的是原始社会尧舜禹时期。

D 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选官制度,由中正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实行过程中由于士族势力强大,会影响到中正官考核人才,到后来甚至演变为仅限于门第出身选拔人才。故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晋初刘毅所写的《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主要就是批判该制度的缺点。故本题答案为 D。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1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岗位进面分》

 
杭州中公教育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