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22浙江事业单位职测技巧判断推理-“半真半假”上上签,拿捏答案快准狠

浙江中公教育 2022-08-02 14:28:28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公职招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事业单位职测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对于判断推理当中必然性推理的题目,模式性很强,掌握快速解题的方法很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尽可能多的题,让你的竞争对手泪流满面;但如果不会通过题目类型合理运用方法,不但费时间,而且正确率低。所以,在考试当中能识别出典型模型并能快速运用技巧解决,是取得优秀分数的一个重要保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于判断推理必然性推理中“半真半假”这种“上上签”的题目,如何做到拿捏答案快准狠。

【例1】甲、乙、丙三人被A公司、B公司和C 公司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一公司录取,同学们作了如下猜测:

同学小王猜:甲被B公司录取,丙被C公司录取。

同学小莉猜:甲被C公司录取,乙被B公司录取。

同学小徐猜:甲被A公司录取,丙被B公司录取。

结果,同学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由此可推断,他们的录取情况是:

A.甲、乙、丙分别被A公司、B公司和C公司录取

B.甲、乙、丙分别被B公司、C公司和A公司录取

C.甲、乙、丙分别被C公司、B公司和A公司录取

D.甲、乙、丙分别被A公司、C公司和B公司录取

1、题目特征:每人的话中包含了两个半句,而且一半对一半错,即“半真半假”

2、思路分析:题干中甲、乙、丙分别被A、B、C三个公司录取,三个同学分别猜了两句话,既然各猜对一半,半真半假,说明六句话三真三假。观察六句话发现,三位同学的第一句话都是针对甲的判定,故这三句话关联性更强,我们可以从此处入手。甲不可能被三家公司录取,所以这三句话当中只有一句话为真,所以三位同学的后三句话中有两句话为真。观察同学们的第二句话,丙提到了两次,同理,丙不可能被两家公司录取,所以小王和小徐的第二句话只有一句话为真,故小莉的第二句话为真,乙被B公司录取,则丙不可能被B公司录取,小徐的第三句话为假,此时后三句话中只能小王的第二句话为真了,即丙被C公司录取,最后推出甲被A公司录取。故选A。

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伙伴们学会如何解题了吗?

3、策略总结:只说一个人的那个半句一定为真。

接下来趁热打铁来做一道练习练练手。

【练习】刘阳、李莉、王明三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对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邻居们作了如下猜测:

邻居A:刘阳被清华大学录取,王明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邻居B:刘阳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李莉被清华大学录取。

邻居C:刘阳被北京大学录取,王明被清华大学录取。

结果,邻居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

A.刘阳、李莉、王明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B.刘阳、李莉、王明分别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C.刘阳、李莉、王明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D.刘阳、李莉、王明分别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

1、题目特征:每人的话中包含了两个半句,而且一半对一半错,即“半真半假”,并且这些肯定性描述的话中,说刘阳的有三句话,说王明的两句话,说李莉的只有一句话

2、技巧策略:只说一个人的那个半句一定为真,即“李莉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真。

3、推理过程:“李莉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真,那么邻居C后半句“王明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假,由于每人半真半假,前半句“刘阳被北京大学录取”为真。同理,邻居A“刘阳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假,后半句“王明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真。综上,刘阳、李莉、王明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故选A。

对于半真半假的题目,伙伴们可以关注关联性信息,找到只说一个人的那个半句,从这里入手,可以快速解决半真半假题目,真正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

扫码回复1 下载《浙江省考行测申论历年试卷》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PDF》

扫码回复3 下载《近三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数线情况》

杭州中公教育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