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

首页 > 教师 > 考试题库 >

2022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03.31)

浙江中公教育 2022-04-18 11:38:18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教师考试备考交流群
杭州教师招聘群
杭州教师招聘群
杭州教师资格群
杭州教师资格群

【精选试题】

简答题: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科目一(1-5)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以下选项中不能体现前者特征的是( )。(单选)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教育

2.张老师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他利用周末自费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学校得知后,要给予张老师警告处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A.学校做法正确,校内专职教师不得参与校外活动

B.学校做法正确,要严格对教师的管理

C.学校做法错误,教师享有自我发展的权利

D.学校做法错误,该教师没花学校的钱,学校不能管

3.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步骤:从 号烧瓶倒入 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 ,左手托住 ……”这说明韩老师( )。(单选)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范

4.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单选)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5.宋老师自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名特级教师。对于自己深受学生喜爱,宋老师认为:“未成年孩子,他们正处于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容易犯错误的时期。对于他们,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做错事是正常的,不出错反而是反常的,有了同理心和善待学生的认识,就会理解学生、循循善诱,乃至对学生的淘气都会觉得可爱。”

面对学生提出的与课堂预设不一致问题,如果课堂时间不充足,宋老师会推荐学生课下去查阅百科全书。在课堂上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宋老师会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考,所以,学生都很喜欢被宋老师提问。同时,宋老师在提问单个学生时还注意观察班里其他同学的状态,注意引导全体同学深入思考。宋老师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问题:结合材料,请用学生观的角度评价上述教师的行为。(材料分析)

科目二(6-10)

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映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上,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作用。(单选)

A.传递保存

B.传播交流

C.更新创造

D.选择提升

7.孟子曰:“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句话体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单选)

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8.马克思说:“(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单选)

A.教育与政治相结合

B.教育与经济相结

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其主要思想是( )。(单选)

A.教育要实现个体社会化

B.教育要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C.否定教育抽象的目的,强调在教育过程内的目的

D.主张教育无目的

10.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和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 )。(单选)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荣誉感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5)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教育”不属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当选。

A、B、C三项:均为正确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题干中,张老师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自己的权利,所以学校做法错误。因此本题选择C。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的相关内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题干中,韩老师在生物实验课上用背诵填空题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试验过程的学习,属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有偏失。A项正确。

B、C、D三项:题干中韩老师的行为不涉及教学态度不端、教学评价不当以及教育行为失范,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公平。所谓的教育公平指的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题目中将学生按照成绩高低分快慢班,违背了教育公平。

故正确答案为C。

5.【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学生观。

该老师的做法正确,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在发展过程中。材料中,宋老师认识到学生做错事是正常的,要理解学生、循循善诱,并且对学生的淘气也觉得可爱,体现了对学生的容错,学生是发展的人。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宋老师点名时,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都很喜欢被宋老师提问,体现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最后,教师应该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宋老师在提问单个学生时还注意观察班里其他同学的状态,注意引导全体同学深入思考。体现了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科目二(6-10)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文化选择是指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和认知意向的改变,也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题干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先出自荀子的《劝学》,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映射在文化上,就是新的文化在对旧文化选择吸收的基础上而优于旧文化。D项正确。

A项: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作用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对文化的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使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使得各民族文化精华汇合、交融起来,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这是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进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对于文化的更新与创造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教育为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2)教育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3)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多元文化交融后,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有:(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包括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辩证统一论。其中,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其基本观点是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选项中,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和焦躁属于理智感。因此,B项正确。

A项: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荣誉感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微信公众号:中公杭州教师招聘网

(ID:hzjs-offcn)

回复10 下载《杭统考教师事业编30套历年试题》

回复11 下载《教师资格笔试备考1000题》

中公杭州教师招聘网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