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9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执点睛之笔,与子

中公教育 2019-01-21 18:17:06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省考备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中公杭州人事考试网·中公杭州公务员考试频道温馨提醒您关注杭州公务员考试资料·行测:2019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执点睛之笔,与子

2018杭州公务员考试杭州公务员考试信息考试指导考试资料考试题库[杭州在线咨询][下沙在线咨询]

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刷题题库APP

良好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名准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笔试题目中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方面考察理解能力的题目会比较多,最典型的的就是逻辑填空部分。有不少人认为,逻辑填空要选出一个能够表达作者意思的词语,因此考察侧重的是表达能力,但事实上,做这种题目的前提就是要通过题目先领会作者的意思,然后才能够准确选出正确答案。

也就是说考察表达能力的前提是考生的理解能力必须先过关。其实出题人在选择选项的时候,有一个方向就是把能够在全文中起到点睛之笔的词语去掉让考生去选,那么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思考一个问题:给出的选项中哪个词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试题展示】

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必须在当代____地得到传承。这种认识或许有助于____传统文化的经典性,但这也决定了传统文化只能被小众欣赏。这名为保护传统,实则____了传统与现实,终将使得传统文化被历史尘埃所湮没。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板一眼 凸显 混淆

B.原汁原味 维护 模糊

C.原封不动 保持 割裂

D.一字不差 发扬 阻断

【思路点拨】

先来看文段主要意思,文段其实主要说了一件事:一些人认为文化遗产就是不能做出任何变化,应该全部继承。作者认为这种思维对传统文化传承不利。

理解了文段意思,那么接下来看选项。第一空的词语应该要能够清楚表达作者意思,即:不做任何改变!

选项中A选项“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这个词语的两个比喻义中,第一种与作者认为的对传统文化不利的结论不符;第二种比喻义是用来形容做事不灵活掌握的,题目中说的是“传承”,不存在掌握不掌握的问题。

再看B选项,“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汤汁和味道,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文段的意思与食物无关,更与是否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无关,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C选项,“原封不动”: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意思与我们理解的作者意思完全一致,并且是对作者原意的浓缩,填到文段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作者原意更明晰。因此正确答案就是C。

D选项给出的词语是“一字不差”,意为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一样。原文中说的是“文化遗产”,并不全是文字内容,所以D选项也与作者原意不符。

【中公分析】

整体上来看,只要能够理解作者原意,并选出能够完整表达作者观点的词语,这类题目的正确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先理解后表达,并且理解更为重要,是做对题目的前提。希望各位有志的考生们都能够快速练成执点睛之笔的妙手,在公考的征途中点睛!

 

中公题库app

相关杭州公务员考试资料·行测推荐:

2019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之评价型题目解题技巧

2019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2019杭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十字交叉法妙解行测

更多杭州公务员考试资料·行测请登录中公中公杭州公务员考试频道

2018杭州事业单位点击添加QQ交流群

[杭州在线咨询] 热线:0571-86483577

[下沙在线咨询] 热线:0571-88944793

[萧山在线咨询]热线:0571-82133992
[桐庐在线咨询]热线:0571-64220176

点击扫码加老师好友进微信群学习交流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1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岗位进面分》

 
杭州中公教育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