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答案(7.24)

- 微信群
中公杭州公务员考试频道提醒您关注杭州公务员考试题库:
杭州公考QQ群:468158204 杭州微信:hz_offcn
1.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根据第一个空格后的语句信息“一系列动作”的提示,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入一个表示动作的成语,“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状态,与文意不服,排除C。“狼奔豕突”比喻敌人奔逃时 ,惊慌状态,搭配对象为“敌人”,不符合文意,所以排除A。“修葺”指修理,一般用于建筑物。所以第二空可以排除B。因此正确答案为D。
2.C.【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根据文意可知,作者对鲁迅的“骂人”是持肯定态度的,据此排除D。文段从第二句开始直到最后都是对鲁迅“骂人”的八大技巧进行解释,说明其中的道理。文中并未涉及“根据”及“准备”,所以排除A和B。“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与空格后的“以退为进”相照应,符合文意。因此正确答案为C。
3.B.【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兵不血刃”形容作战时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血流漂杵”指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不疼不痒”比喻说话做事只是做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根据空格前后语句中重点词汇“狼藉一片”“死牢”可知,“血流漂杵”符合文意。因此正确答案为B。
4.A.【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根据文意可知,文段主要是在阐述“新闻自由”和“民主保障的媒介手段”受到少数商业机构的控制或掌控,成为少数商业机构的牟取私利的方式手段,而不是“阻碍”,据此第一空可首先排除B。根据尾句中重点提示词“正在”可知,目前“民主保障的媒介”还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退化”和“蜕化”重在强调结果,而“演变”强调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A。
5.B.【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本题切入点为第二空,“层出不穷”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花样繁多”形容手段方式或种类很多;“日新月异”形容形容发展变化快;“纷繁复杂”形容多且复杂。四个成语中只有“纷繁复杂”用于形容文化的多而且复杂最为贴切。且该文段文学性很强,“真谛”填入第一空符合语境。因此正确答案为B。
6.C.【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A项与文段“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不相符,少了数量词“大量”;B项与文段“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不相符;D项属无中生有。C项与文段中“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相符,因此,本题答案为C。
7.D.【解析】此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讲述了一个故事,青年人因为没有钱,不能立刻去理掉被化学物质弄脏的头发,这无奈之举竟然引领了起染发时尚。因此,本题答案为D。
8.B.【解析】此题属于代词指代题。文段中“这样”指代前文的内容,前文“不应该……,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是“不是……而是”的句式,重点强调“而是”后面,进行概括可知本题答案为B。
9.B.【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阐述了《成语探源辞典》统计的成语的多个来源,因此,本题答案为B。C项为强干扰项,文段是介绍《成语探源辞典》统计出来的成语来源,而并非《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成语。
10.B.【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先阐述了山寨文化的形成,然后分析了山寨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势,重点应该落在文段后半部分。因此,本题答案为B。
相关行测题库:
常见问题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1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岗位进面分》
-






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