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遴选考试申论热点:新“国风”唤醒文化活力
- 微信群
热点背景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提到,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遴选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国风流量”成为文化“传承密码”,需要文化工作者守正创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并加以立体包装创作,探索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的表达方式。
【综合分析】
1.原因分析
消费市场的偏好。在各种流行文化里,“国风”天然有亲近性,覆盖年龄段极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乐器、古典文化、写意的生活方式,早已是大部分中国人从小便耳濡目染的。国风流行、国货热销、国潮涌动,更是折射着当代年轻人的喜好偏向。
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结合3D、全息投影等新兴技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借由传统文化作底,融合创新表达和流行文化的国风,已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头好。
契合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无论是近些年兴起的国学热、汉服热,还是《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亦或是以敦煌丝巾、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出圈,都体现了相关文化部门、单位、企业瞄准了真实的需求,以新的形式、新的技术、新的创意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2.意义分析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的出圈,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尤其在自媒体时代,更有利于文化输出和树立大国形象。
引领消费时尚,提升审美品味。声乐、汉服等传统文化符号借助互联网走进大众视野,促使着装与文化、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在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审美趣味和文化修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精神追求。
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国潮热方兴未艾,国货品牌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互联网宣传作用的放大,综艺节目、文创产品的不断翻新。让大众争相购买,甚至远销国外,随着产业链不断延长,带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对策】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优秀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从而深入理解并把握其内涵;学会将抽象的传统文化具象为清晰可感的文化符号,并从诗词歌赋、衣食器物、民风民俗等微视角切入国风的大主题,用稀松平常之物铺展出立体生动的中华文化画卷。
二、借助市场化手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运用市场化方式,搭乘数字经济快车,选用有效的文化内容营销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化手段,尝试探索大众参与内容创作的共创模式;利用影视剧“内容IP+古城文化”,开发衍生电影、动画、纪录片等影像作品,以及主题酒店和大型沉浸式剧本杀等跨产业项目,用市场的力量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三、融入大众化、生活化元素,让传统文化接地气。利用更多载体和场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加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中去。贴近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社交生活,运用潮流热词,将营销活动与青年的生活融合在一起。通过文学、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等多元创意形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润物无声地融入寻常百姓家,紧随时代,贴近公众,走进生活。
常见问题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专注杭州地区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