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202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乡村振兴

中公教育 2023-05-19 13:46:35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省考备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热点背景 

乡村振兴,需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改变以前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定思维,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要在乡村振兴中注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彰显文化元素,丰富与提高乡村文化的内涵与品质,让美丽乡村更有魅力。

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乡村内外的共同努力,要坚持系统设计、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更大文化动能。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物质文明舒展乡村的筋骨,精神文明内化乡村的灵魂,要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才能更好的展示乡村风貌,诠释乡村内涵。

【综合分析】

乡村传承千年的记忆载体是乡村景观,一座山也许记忆着愚公的坚韧不拔;一条河也许滋养着千年的文明;一座房也许承载着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貌;一条路也许连通了千年的你我。以前的乡村还需要我们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前的乡村还需要媒体的呼吁才能保护好古代遗迹。走好乡村环境的健康路,才能实现农家乐,采摘园的乡村风景旅游产业,增加乡村的经济收入,使乡村更好的健康发展;走好乡村景观的健康路,才能传承千年文脉,才能留住乡村记忆的符号,才能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让乡村在舒展筋骨的同时实现振兴。

刘禹锡笔下的陋室不陋源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山东孔子的故乡依然大热源于孔子的仁和孔子的礼;黄河奔腾千年依然承载着安澜的灵魂;泰安耸立着泰山依旧保留着人们的信仰。在乡村物质文明的背后我们在意的是精神文明是否完整,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的乡村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一方人。个别地区出现天价彩礼,攀比之风盛行;出现注重赌博,违法行为频出。在精神匮乏,灵魂破碎的时候,我们的筋骨也将被束缚。在保护好乡村记忆符号的同时我们也要吸取乡村的文化,滋养乡村的灵魂,走好乡村的“读书路”。

保护好乡村的风貌是丰富乡村灵魂的基础,丰富乡村灵魂是保护乡村风貌的保障。只有在山水间才能留住记忆,只有在明月间才能看见过往,只有在遗迹间才能看见历史;只有在灵魂里才能看见未来,乡村的全面振兴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增加农民的智慧涵养,只有农民的内涵丰富了,村子的内涵才真的丰富了,乡村才能实现全面的振兴,中国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只有乡村风貌与乡村文化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做好乡村振兴,才能不负主席的期盼,不负人民的期盼,不负时代的期盼。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1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省考岗位进面分》

 
杭州中公教育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