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事业单位职测技巧言语理解-主旨题——“如果”表达的观点
- 微信群
片段阅读一直都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中的重点考查题型,尤其是主旨观点题。但是这类题目阅读量大,很多同学在做的时候没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抓不住文段重点,以至于在分析时花了很多时间却做不对。中公教育在此就主旨观点题进行分析,在遇到文段含有假设句时可以重点关注,找找“如果”传达的观点。
片段阅读里的“如果”通常起到强调的作用。举个例子:做事如果本末倒置,我们将得不偿失。这句话就是通过“如果”所引导的假设句告诉我们做事时不要本末倒置。所以作者会通过假设内容带来的结果好坏来传递出自己观点,即是否希望我们这样去做。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说明。
【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网络语言低俗化都对网络文明建设造成了危害,甚至会从网上转到网下,降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从虚拟空间进入口语表达,再进入书面语,最终有可能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如果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惯用语,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凸显
B.网络语言低俗化将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
C.应该警惕网络语言向习惯语转化的可能
D.亟须采取措施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趋势
【中公解析】D。文段首先通过“甚至”介绍了网络语言低俗化会造成很多危害,影响面很广,然后通过“网络语言具有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这一特点”进行解释。最后用“如果任由……它们就会……”引出观点,强调不能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文段的重点在尾句,强调不能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
A项,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负面效应属于问题表述,未体现不能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A项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
B项,网络语言低俗化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同样属于问题表述,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应该警惕网络语言向习惯语转化,单纯的“警惕”并不能体现出不能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之意,排除。
D项,亟须采取措施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趋势,是假设句传递出来的观点,保留。
所以,本题选D。
温馨提示:今后大家在做主旨题时,遇到假设句,可以重点关注一下,里面是否传递了作者的观点。
常见问题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
扫码回复1 下载《浙江省考行测申论历年试卷》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PDF》
扫码回复3 下载《近三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数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