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基模拟试题通版(13)
- 微信群
多项选择题
61.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要求公民: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要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C.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
D.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62. 下列属于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的有:
A.周某赤膊,不符合进入场内条件,而强行进入活动场内
B.蒋某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C.高某过于激动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
D.毛某在活动现场认识了一异性,向对方索要联系方式遭拒骂了对方一句
63. 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正确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6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
B.“八个明确”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
C.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65. 下列有关国家财政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
B.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力量
C.当民间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
D.当民间需求过旺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政府支出
参考答案与解析
61.【答案】ABCD。解析: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具体表现在: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具体表现在: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故本题答案为ABCD。
62.【答案】ABC。解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强行进入场内的;(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D选项不属于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BC。
63.【答案】ABC。解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意为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A项对应正确;“草船借箭”典故中,诸葛亮利用风的方向和天气状况得来大量弓箭,利用天气状况就是认识规律、利用规律,B项对应正确;“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邰”,不管是失徐州还是破张邰,都离不开酒,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C项对应正确;“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BC。
64.【答案】AC。解析: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本题答案为AC。
65.【答案】AB。解析:A项错误,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B项错误,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CD正确,当民间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当民间需求过旺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AB。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专注杭州地区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