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杭州医疗招聘考试卫生法律法规资料:临床血制品的质量把关
- 微信群
具体查对哪些内容呢?
《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查对。医疗机构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1)接收血液核对: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是:①血站的名称;②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③血液品种;④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⑤有效期及时间;⑥储存条件。禁止将血袋标签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2)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医疗机构在血液发放和输血时应当进行核对,并指定医务人员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⑧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如此严密的层层把关,皆是为了确保患者临床用血的安全,各医疗部门均应严格遵守血制品规章制度及其操作规范,共同维护患者的红色生命线!
相关杭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推荐:
常见问题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专注杭州地区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