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证监会财会岗面试模拟试题(二)
- 微信群
第二题:
商誉是如何产生的?企业和投资者应当如何看待商誉?
【答题要点】
商誉是指能在过去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企业在个别报表中不确认商誉,在企业合并时,商誉按照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的差额计量。 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备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当商誉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当计提商誉的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所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会增加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从而减少公司的利润。而且商誉一旦计提减值准备后,是不可以转回的。因此,商誉减值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企业:由于商誉的产生主要存在于企业并购过程中,当企业要并购另外一家企业时,应当规避商誉占比资产过高的公司。对于已经因合并产生的商誉,企业应当谨慎的加以对待,一旦商誉发生减值,应准确的计提减值准备。避免少计提、或多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的利润造成的影响。 (2)投资者:商誉可以说是企业的一项无形的资产,当商誉增值的时候,就说明上市公司的利润达到了目标,并且对未来的规划也非常的好,这样投资者更放心的去购买股票。而如果商誉出现减值的话,投资者就需要考虑这家上市公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减值的,对待这家上市公司更需要谨慎了。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回复9 下载《2020-2021年时政汇总,持续更新》
回复12 下载《人民银行历年试题+网课+简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