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区工作者

首页 > 社区工作者 > 考试题库 >

2021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公基(9.26)

杭州中公教育 2021-09-26 17:46:29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加微信进杭州社工招聘备考群
微信群
微信群

1. 甲本欲杀乙,将乙的孪生弟弟丙误认为乙杀死,对此正确的是:( )。

A.甲对丙之死之结束不承担故意责任 B.甲对丙之死之结果承担过失责任

C.属于对象认识错误 D.属于行为差误

2. 在公民甲窃取公民乙钱包的犯罪中,犯罪的客体是:( )。

A.公民甲 B.公民乙

C.公民乙的钱包 D.公民乙对钱包的所有权

3.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C.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D.对任何一种犯罪均非必备要件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中公解析:事实的认识错误包括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客体的认识错误,对象的认识错误,行为偏差和手段、工具的认识错误。甲误把丙当作乙杀死,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中公解析: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一定义,在公民甲窃取公民乙钱包的犯罪中,犯罪客体是公民乙对钱包的所有权。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中公解析: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比如放火罪,放火的方式是构成该罪的要件。故本题答案为B。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社区工作者<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