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21杭州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热点:低龄不再是未成年人的“免罪牌”

杭州公职招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一、热点背景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试题练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对此,你怎么看?

三、参考答案

1.亮明自身观点

我认为,年龄绝不是罪恶的保护伞,低龄也不再是逃脱惩处的“免死牌”。所以,刑法修正正是惩治违法犯罪、守住法律底线的必要之举。

2.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背景: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校园欺凌案等案件让人触目惊心。之前的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让人痛心的是,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免于责罚后,非但不思悔改,还变本加厉,再度犯案。社会各界对于预防和惩戒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呼声非常强烈。

意义:(1)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此后,已满十二周岁而不满十四周岁的这类人,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也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举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指引作用。(2)体现了我们的刑法正在不断完善。刑法修正案并没有把最低刑责年龄从14岁普遍降低到12岁,而是通过设置严格的条件,对特别严重的罪行进行调整。比如“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进行综合裁量。这彰显了我们刑法的严谨和逐步完善。

3.提出建议

(1)做好普法工作,强化法律宣传。可以通过拍摄普法栏目剧、公益片和访谈节目等方式,在校园或者社区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此次刑法修正案,提高对法律的认知度和敬畏度。

(2)学校需要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课堂,组织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孩子在心理方面更加的积极阳光。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做好正向的引导。

(3)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如果孩子情感缺失,很容易有心理阴影,误入歧途。所以,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相信,“家校合力”定能将“问题少年”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

扫码回复1 下载《浙江省考行测申论历年试卷》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PDF》

扫码回复3 下载《近三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数线情况》

杭州中公教育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