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杭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分析社会现象如何去除“套路化”误区》

- 微信群
中公杭州人事考试网·杭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杭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2019杭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分析社会现象如何去除“套路化”误区》
2019杭州事业单位考试招考信息|报考指导|阅读资料|考试题库|[杭州在线咨询]|[下沙在线咨询]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面试技巧《综合分析社会现象如何去除“套路化”误区》,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各位考生,在大部分地区的公务人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都作为第一道题目考察,尤其是其中针对社会现象的一类题目,是面试题目的热门。那么如何避免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的套路化,让考官眼前一亮呢?中公教育建议大家避开以下误区,灵活应对。
一、避开单调描述观点对错
对于社会现象类的题目,考生都知道要对这一话题描述对错,所以很多考生就只是单调的说“我觉得这件事是好的”或者“我觉得这件事是不好的”。虽然这样表述对于题目整体作答没有影响,但问题在于不仅没有明确概括出题目核心话题是什么,而且呈现给考官的也是我们语言体系的单调和匮乏。所以中公教育建议各位考生,可以使用“概括话题+概括话题的影响和未来走向”的语言表述模式,体现语言丰富度和针对性。
二、避开生硬过渡
相信各位考生对于社会现象题目的论证角度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常常在答题的时候就只是会简单罗列,比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或者“我认为对策是……”但是这样的表述,会给考官带来非常僵化生硬的感觉,不建议大家使用。中公教育建议各位考生可以积累一些符合题目特点又相对较为灵活的过渡句,比如在分析影响中使用“这一现象不仅阻碍了……,还严重危害了……”,在分析对策中使用“为了缩小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还可以……”同时,将话题本身的内容带入到其中,避免僵化。
三、避开僵化论证
虽然各位考生基本能做到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框架清晰,但是论证过程中却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就会出现使用一些万能句的情况,比如“不利于提升政府形象,不利于和谐社会”,所谓套路化的答案,就是一句话能在所有题目中都用的上,所以我们如果能说出一些真正符合现象本身的内容,才能吸引考官。比如对于精准扶贫中部分群众“等、靠、要”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不同主体不同角度论证,对于群众本身,不利于提升脱贫主动性和脱贫效率,对于其他村民,也容易产生不良带动效应,传递消极风气,对于整体扶贫来讲,也拖慢了扶贫脚步,不利于整个地区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社会。只有从话题本身出发的论证,才会更加吸引考官。
避开社会现象类题目的套路化误区,用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语言表述来作答。中公教育祝愿大家致胜面试,一举。
相关杭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资讯:
2019杭州事业单位考试:带薪情绪假是管理的智慧还是企业的作秀?
2019杭州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热点知识《流浪地球》口碑炸裂背后蕴含的三大考点
点击添加QQ交流群 |
|
[杭州在线咨询] 热线:0571-86483577 |
|---|
|
[下沙在线咨询] 热线:0571-88944793 |
|
点击扫码加老师好友进微信群学习交流 |
常见问题
-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
扫码回复1 下载《浙江省考行测申论历年试卷》
扫码回复2 下载《近10年浙江省考面试试题PDF》
扫码回复3 下载《近三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数线情况》
-









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