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技巧 通过关键词快速找重点

杭州中公教育 2017-06-08 10:18:22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国考备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杭州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一键加入公考交流群:中公17年公考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信息:

片段阅读题在行测考试中占比例较大,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部分。而很多考生在这部分花费时间长,准确率低,导致很多考生在直接选择“听天由命”了。可是,“命运由我不由他”,所以我们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里中公教育给各位考生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关键词判断法。

片段阅读是作者文章中的一部分,在选取过程中,会选择相对比较独立的部分,尤其是思路以及逻辑关系相对独立。所以片段本身是有逻辑关系存在的。我们只要把握文段中的逻辑结构,找出表达重点的句子就可以“完美”解题了。

例1.中国人对知识与思想、文风与人品、政治与学术,向来很难划开一道理性的界限,把本来只是经验和感觉的判断,常常当成评价一切的铁律。其实,元好问早就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刘因也曾说“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如其人”式的说法过于武断

B.凭感觉去评价人是不可靠的

C.知人知面不知心

D.识人的标准应多元化

中公解析:答案为A。

文段长度中等,结构较明显,在文段中可以快速抓住“其实”一词,因为“其实”为转折性词语,故文段为转折结构,可知文段“其实”之后为重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轻松排除C、D选项。而B选项与文段“其实”之前的“把本来只是经验和感觉的判断,常常当成评价一切的铁律”有联系,但是我们已经确认“其实”之后的内容为文段重点,故答案为A。这个题目通过判断重点可以快速排除非重点的B选项。

例2.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中公解析:答案为A。文段略长,文段结构较明显。可以马上找到“所以”这个词语,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具有总结性的作用,故文段为因果结构,重点在“所以”之后,也就是对最后一句话的总结,但是这个题目很多考生在用语感做题的时候会选D选项。认为文段应该根据最后一句话进行推理,但是,文段在最后一句话中以及表达了和审判规则没有关系了,即“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故D项为理解错误的选项。

中公教育相信大家从上面两个例题不难发现关键句的作用。所以以后做题我们再也不用“听天由命”了。掌握自己的言语命运从关键词开始吧!

相关资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备考策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阅读题作答之本——忠于原文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题速解技巧之敏感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提升大法 代入排除法

更多行测答题技巧请登录中公杭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了解详情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

扫码回复4 下载《5年国家公务员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5 下载《4年国考报名人数进面分》

杭州中公教育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