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题规律详解(一)

2015-07-15 11:36:38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国考备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编辑推荐杭州公考QQ群:468158204  杭州微信:hz_offcn

数字推理要求考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到规律并推理出数字,对于考生来讲,练习过的和没练习过的完全是两码事。考生除了需要反复练习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毕竟题是做不完的,但规律总是有限的。

数字推理的规律一般限于加、减、乘、除、平方、开方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形式,根据形式可分为显含规律和暗含规律两类:

一、显含规律

相邻数之间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运算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四则运算: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或者是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2、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包括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的二级等差数列和两次差值构成等差数列的三级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包括二级等比数列或者三级等比数列。

4、平方数列: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包括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的平方数列变形。

5、倍数数列: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6、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这类数列包含的数字多。

7、奇偶数列:数列全奇数或者全偶数或者奇偶间隔。

8、排序数列:数列有特殊的序列规律。

二、暗含规律

数列规律不明显,但每一个数字本身都暗含规律,综合来看才具有全局规律。

1、幂次规律: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平方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形成规律;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形成规律;幂次超过立方的一般不考虑。

2、倍数规律: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而这些n本身构成一定规律。

举例:

(1)中间数等于两边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往往出现在带分数的数列中,且容易忽略:

如1/2、1/6、1/3、2、6、3、1/2

(2)数的平方或立方加减一个常数,常数往往是1,这种题要求对数的平方数和立方数比较熟悉:

如看到2、5、10、17,就应该想到是1、2、3、4的平方加1;

如看到0、7、26、63,就要想到是1、2、3、4的立方减1;

平方、立方的数列往往数的跨度比较大,而且间距递增,且递增速度较快,如果满足上述规律,就考虑幂次规律。

(3)A2-B=C

如数列5,10,15,85,140,7085

如数列5,6,19,17,344,-55

如数列5,15,10,215,-115

(4)奇偶数分开解题,有时候一个数列奇数项是一个规律,偶数项是另一个规律,互相成干扰项

如数列1,8,9,64,25,216

奇数位1、9、25分别是1、3、5的平方

偶数位8、64、216分别是2、4、6的立方

(5)后数是前面各数之和,这种数列的特征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呈2倍关系

如数列:1、2、3、6、12、24

由于后面的数呈2倍关系,所以容易造成误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大家的备考,除了对规律的归纳总结,练习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相关行测阅读资料: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题规律详解(二)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题规律详解(三)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不容忽视的语句排序题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解题:一秒做出判断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讲解:解释类题型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

扫码回复4 下载《5年国家公务员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5 下载《4年国考报名人数进面分》

杭州中公教育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