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抓住关键词速解语句排序题

2015-07-03 13:05:45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杭州国考备考交流群
微信群
微信群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编辑推荐杭州公考QQ群:468158204  杭州微信:hz_offcn

公考中的语句排序题考查数量不多,所以很多考生不够重视,经常是直接按照自己理解的句意判断选项顺序,选出答案。不过这种做法的正确率不高,再加上有些题的语句含义复杂,仅仅根据语义判断可能排不出顺序。此时考生们不仅要理解句意,还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帮助大家选择答案,关键词一方面具有确定句子内部逻辑关系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家排出选项的相对顺序,另一方面,一些简单题目根据关键词来选择可以直接快速选出答案,能为大家节约很多时间。

既然关键词有这么多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关键词,那么掌握各类关键词语就十分重要。中公教育指出,在关键词中主要有三类,其中前面两类比较容易看出。

第一类是关联词,如“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等,这类关联词一旦在题干中的语句里出现,那么就帮助我们确定了两个句子的相对顺序,比如③但是……⑤虽然……,并且这两句谈论的事物为同一个,那么就可以肯定顺序为⑤……③,如果选项里面有③……⑤,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了。同时,由于句子是转折关系,那么这两句也不能间隔太多,不然转折语义就不强了。这即是关联词的第一个作用,确定相对顺序。关联词还有另一个作用,由这些关联词引导的句子,也不能作为首句,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选项。

第二类是代词,这里的代词,主要指第三人称代词,如他/她/它(们);物主代词,如这/那(些)、其。这些代词同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代词必须紧跟指代的事物,帮助我们确定相对顺序,第二个作用:这类代词不能作为首句,可以排除一些明显的句子。

第三类关键词则是具体题目中出现的具体名词,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名词,那么我们尽量在排序时将含有同一类名词的句子分在一起,这样文章的表述也更加明确。不过相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关键词,第三类关键词不太好找,这需要大家通过一些练习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两个例子来巩固一下。

例:①那近乎透明,终日涌动不息的蓝色衬着岛上西式建筑的红砖绿瓦

②也使得岛上的男子汉们日追一日地慷慨热情

③厦门岛四周的海水湛蓝澄碧,温婉妍丽

④我是一个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人

⑤这是南方的海,我故乡的海,终日奔涌喧哗着阳光的海

⑥还有散立在海滨山坡的芭蕉、椰树、凤凰、木棉、孕育、滋养了一个又一个诗人、音乐家

将以上两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⑤⑥②③④ B.②⑥③⑤④①

C.④③①⑥②⑤ D.⑥④②①⑤③

中公解析:首先,看完题目之后,我们发现,在①②⑤⑥句中均有关键词,“那”、“也”、“这”、“还”,这几个词均不能作为引导首句的词语,所以这几句话都不能作为首句,而在选项中,A以①开头,B以②开头,D以⑥开头,这几种方式均是不正确的,所以直接排除A、B、D,只能选择C选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相关行测阅读资料: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的感情倾向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地理常识(二十五)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十一)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十二)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重点扫描:类比推理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类比推理题最实用三大方法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利器之方程思想

2016国考行测早准备:可能性推理结论型题不可不知的秘密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地理常识(二十六)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微信公众号:杭州中公教育

(ID:hz_offcn)

扫码回复3 下载《近3年浙江公务员进面分》

扫码回复4 下载《5年国家公务员历年试题》

扫码回复5 下载《4年国考报名人数进面分》

杭州中公教育微信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